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根据学校“青心护航”育人工程工作方案总体要求,学校将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心理素质,筑牢安全防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心启航,筑梦吉师
二、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日—10月31日
活动范围:2025级全体学生
三、主要内容
(一)学校集中教育安排
学校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党委书记开学第一课”“我和校长面对面”“与您对话”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讲座等集中教育活动。各学院需安排新生代表参加活动,并组织其余新生线上同步参与,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学院特色教育
各学院应紧密结合“青心护航”工程要求,依托“一院一品”品牌载体,在集中教育之外自主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活动。教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爱校荣校、入学适应、学涯规划、素养提升、校纪校规、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奖助学金政策、专业特色优势等内容,确保活动期间每周均有相关安排,请于8月29日11:00前以学院为单位将《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安排表》(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xscszk@jlnu.edu.cn,邮件主题:××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内容与形式推荐
(一)校史校情教育
1.“我要上典礼”开学典礼新生发言代表选拔赛。各学院组织“我要上典礼”初赛,学校举办决赛,对各学院选手进行选拔。最终获得特等奖的学生将代表2025级本科生在学校开学典礼上发言。
2.“讲校史校情、唱校歌”专题活动。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充分挖掘校史、校训、校歌中的红色教育元素,参观校史馆、满族特色展馆,帮助新生了解学校发展历史,体会吉师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了解学校取得的成就和办学目标。以喜迎第41个教师节为契机邀请学校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和关工委老教师等为新生作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学唱《吉林388vip太阳集团校歌》,加深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新生的主人翁意识。
3.校园观览活动。各学院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带领学生了解学校的各类馆藏、实验室、文化园区、校园景观及标志性建筑物等,使新生尽快熟悉吉师、爱上吉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业教育
4.“吉师书单”引领计划。以经典名著与专业必读著作作为有效载体,持续开展书目讲座与深度导读活动。各学院须遴选至少2种书目(选取书目需报送至思政科),作为本院重点推广书目,通过精读、研讨及读书分享等形式,引导新生培养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提升人文素养与专业认知。
5.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各学院应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先进个人与集体的优秀事迹,通过集中观看《榜样》《功勋》等专题节目、举办主题征文、开展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晰成长路径,脚踏实地践行奋斗精神。要注重挖掘新时代背景下先进典型的现实意义,鼓励利用线上平台拓展学习渠道,增强互动性和传播力,提升育人实效。
6.“一院一品”活动。各学院应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打造具有本院特色的学工品牌活动。充分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基础,以生动的内容、鲜活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启蒙和成长指导中。要紧密结合“青心护航”工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个性化成长支持,有效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实现成长成才。
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学生工作部(处)“吉小狮”官方平台、各学院学生工作微信平台和微博、QQ等,发布贴近学生实际、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互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扩大影响力,增强网络育人实效。
8.“学长学姐说”分享会。各学院应遴选邀请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或担任主要学生干部、成功保研至知名高校的高年级优秀学生,面向新生开展经验分享交流。通过讲述成长历程、学业规划与大学生活体会,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助力新生熟悉校园、深化专业认知、顺利适应大学生活。
9.专业学习指导讲座。围绕新生学业发展,各学院邀请教学副院长、系主任等专家开展专业学习指导讲座,系统解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就业发展方向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认知专业特点、激发学习动力、科学规划学业。
(三)安全教育
10.校规校纪学习。各学院须认真组织新生深入学习《学生手册》,重点掌握有关奖励表彰、违纪处理、奖助学金申请与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帮扶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学校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约束力。学校将统一组织全体新生参加《学生手册》考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具体实施。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规章制度的准确理解,帮助其树立遵纪守纪、自强自律的优良作风。
11.各类安全教育。各学院要利用新生班会、年级大会,组织新生观看防火、防盗及防诈骗等安全教育宣传片,向新生传播安全常识和预防技巧,使新生从鲜活的案例中受到深刻的触动,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邀请校外权威专家为大一新生做安全教育报告,通过班长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新生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加强防诈骗意识,帮助新生筑牢安全防线。
12.心理健康教育。各学院应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扎实落实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将其纳入“青心护航”工程体系整体推进。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及朋辈互助等活动,全面提升新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与自助互助意识,增强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能力。同时,应积极宣传和对接校院两级心理咨询服务资源,完善“学院-班级-宿舍”三级预警与支持网络,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护航。
(四)生活适应性教育
13.军事训练。充分利用新生军训,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增强新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新生的纪律性,使新生在思想素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和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14.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各学院应指导新生班级扎实开展基础组织建设,通过组织自我介绍会、班干部选拔、集体破冰、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形式,增强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班委的骨干带头作用,构建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后续日常管理和集体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5.新生家长交流活动。各学院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新生家长交流会,围绕学校整体情况、学业发展规划、职业生涯导向等内容加强沟通,增强家校协同育人实效,共同支持新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五.具体要求
1.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和关键起点。各学院应提高认识、系统规划,充分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同联动,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地。
2.创新形式,提升实效
鼓励各学院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需求,主动创新教育载体与内容,积极优化学生工作品牌项目。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增强互动性和传播力,实现“润物无声、凝心铸魂”的育人成效。
3.扎实推进,持续优化
各学院应严格遵循学校整体安排,立足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过程中须注重积累经验、总结规律,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学生成长需求的有效路径与创新方法。
附件:——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安排表
学生工作处
2025年8月25日